學位授予單位代碼及名稱 |
10519 3044澳门永利集团欢迎您 |
學位授權點代碼及名稱 |
0501 中國語言文學 |
學位授權點級别 |
碩士學位 |
一、總體情況
(一)學位授權點基本情況
中國語言文學學科始建于1958年,1998年招收本科生,2007年比較文學與世界文學學科獲批為省級重點學科,2012年中國語言文學一級學科獲批為省級重點(特色)學科,2020年漢語言文學專業獲批為省級一流專業建設點,漢語言文學教學團隊獲批為省級教學團隊,2020年獲批中國語言文學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2021年中國語言文學與文化傳承創新學科群獲批為省級優勢特色學科群,語言學課程群教學團隊獲批為省級教學團隊。2023年本學科“人文浸潤、實踐融通、賽創進階,構建應用型文科實踐創新能力培養新模式”教學成果獲省高等學校教學成果獎二等獎。
(二)學科方向
1.050102語言學及應用語言學。主要研究領域:一、當下語言生活與語言狀況研究;二、方言研究;三、語言信息處理的應用研究。特色與優勢:已形成當下語言現象解讀、區域方言與語言保護、區域語言文化等比較優勢。
2.050104中國古典文獻學。主要研究領域:一、地域曆史文化文獻整理與研究;二、地域文學藝術文獻整理與研究;三、簡帛文獻整理與研究。特色與優勢:已形成地方志整理與研究、襄陽民間文學藝術文獻整理與研究、簡帛醫藥文獻整理與研究等比較優勢。
3.050105中國古代文學。主要研究領域:一、中國古代辭賦研究;二、中國古代戲曲研究;三、中國古代詩詞研究。特色與優勢:學術領域穩定,在宋玉辭賦研究、中國古代戲曲文體批評研究、樂府詩研究、襄陽唐代詩人群體研究、明清詩詞研究等領域具有較大影響。
4.050106中國現當代文學。主要研究領域:一、中國現當代文學作家作品研究;二、中國抗戰文學研究;三、影視傳播研究。特色與優勢:在魯迅研究、莫言研究、襄陽作家群體研究、抗戰詩歌研究、影視傳播策略研究等具有較大影響。
5.050108比較文學與世界文學。主要研究領域:一、馬克思主義文藝理論與批評研究;二、比較詩學研究;三、外國作家作品研究。特色與優勢:已形成經典作家文藝思想研究,中外當代文藝美學大家比較研究,易蔔生、海明威、梅裡美研究等特色領域。
(三)研究生人數
2021級14人;2022級16人;2023級12人。
二、培養目标與标準
本學位點立足湖北,面向全國,積極主動服務國家及區域經濟文化建設和社會發展,培養道德情操高尚、學術底蘊深厚、創新能力強的中國語言文學專業人才。
(一)培養目标
本學位點旨在培養掌握厚實的中國語言文學學科理論基礎知識,掌握所從事的研究方向上系統的專門知識,具有較強的文學理論分析、綜合、思辨能力和語言應用能力,能全面把握中外文學發生、發展、演變的曆史,了解和掌握文學或語言學研究的各種理論和方法,成為能夠獨立從事文學、文學理論批評或語言學研究與教學,文化教育藝術事業管理、對外文化交流或其他社會行政管理工作的高層次專門人才。
(二)培養标準
1.具備良好的馬克思主義理論修養和良好的政治素質與道德品質,熱愛祖國,遵紀守法,能積極投身于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為建設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和物質文明服務。
2.具備中國語言文學學科比較紮實的基礎理論和比較廣博的專業知識;具備運用所學理論、知識獨立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能夠從事中國語言文學及相近學科的教學、科研,以及文化、宣傳、新聞、出版、管理等方面的工作。
3.掌握一門外國語,能夠熟練地運用該門外國語閱讀本專業的文獻資料,并具有一定的外語寫作和進行國際學術交流的能力。能夠熟練地運用計算機。
4.具備健康的體魄、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心理素質。
三、師資隊伍
本學位點師資隊伍穩定整齊,力量雄厚。2023年本學位點通過引進(博士1人:魏欣)、外聘(“隆中學者”2 名:劉剛、王春輝),不斷充實和壯大學科隊伍。截止2023年底,學位點有專任教師35人(含導師26人),其中博士24人、教授15人、副教授10人,專任教師年齡、職稱、學曆、學緣等結構合理,呈年輕化态勢,具有強勁的學術沖擊力。
四、學科平台
現有省級以上學術研究平台3個(鄂北區域發展研究基地、三國文化研究中心、漢江發展研究中心), 校級學術研究平台6個(宋玉研究中心、孟浩然研究所、唐詩與襄陽研究所、劉秀研究所、荊楚藝術研究所、區域語言文化與社會發展研究中心),全國性學術團體中國孟浩然研究會、中國屈原學會宋玉研究會挂靠學院。
五、學術成果
本學科2023年共主持科研項目國家級8項,省部級6項(結項2項:鄭曉鋒、樊義紅);出版學術著作8部;發表SSCI、SCI、CSSCI、C擴及北大中文核心論文12篇。胡小林負責編纂的《全清詞·嘉道卷》第13冊、第27冊(共30冊,南京大學出版社2020年出版)獲“江蘇省第十七屆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一等獎。科研到賬經費縱向60.7萬元,橫向 97.51萬元。
六、社會服務
本學科劉群調研報告被教育部語言文字信息管理司采納,并當選為湖北省語言學會常務理事;高新偉登上中央廣播電視總台科教頻道講授《孟浩然的詩歌人生》,彰顯了傳播人文思想、述說田園詩章的意氣方遒,增強了跨區域、跨文化的學術交流,提升學術研究的影響力和輻射力。獲得社會捐贈10萬元。
八、學術交流
2023年,本學科主辦或承辦了4場學術會議:2023年5月“孟浩然新田園詩論壇”、2023年10月“艾子長篇小說研讨會(10月)”等。學科團隊成員參加國際國内學術會議38人次,劉群、胡小林、秦軍榮、樊義紅、李骜、孫德賢、馬婷婷、袁仕萍等多位教師在會上或宣讀論文、或闡述觀點、或主持發言,增強了學科建設的傳播力和引導力。
九、研究生招生與培養
2023年,本學位點充分重視研究生教育培養工作,在學位點建設、導師隊伍建設與管理、研究生教學建設與管理、研究生學術交流、研究生德育管理、研究生培養效果等六個方面取得了突出成績,現将取得成績、存在問題及解決對策,總結如下:
(一)在學位點建設方面,中國語言文學學位點建設穩中有升。
本學位點已經開始按照《中國語言文學評議組2023年專項核驗工作方案》的指标體系和相關要求,着手準備2024年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和教育部的專項檢驗工作。
(二)在導師隊伍建設與管理方面,導師隊伍建設和培訓取得優異成績,導師第一責任人落實力度不斷加強。
本學位點積極開展導師遴選、培訓和考核工作,提升導師隊伍素質,狠抓研究生導師第一責任人職責的落實。新增校内導師3人。進一步加大導師培訓力度,組織導師參加“推動研究生教育高質量發展 着力造就拔尖創新人才”、“2023年暑期教師研修暨師德集中學習教育”、“3044澳门永利集团欢迎您教師能力全面提升專題研修班”等網絡培訓和學校線下培訓共計80人次,超過曆年導師培訓的人次。在學校每3年進行一次的導師聘期考核暨優秀導師評選中,本學位點2023年評選出3044澳门永利集团欢迎您優秀導師1人:陳波。
(三)在研究生教學建設與管理方面,研究生教學管理規範有序,研究生教學建設和研究工作上了一個新台階,研究生培養質量得到有力保證。
本學位點積極開展2023級12名研究生新生入學教育工作,主要包括國家形勢政策與安全、校規校紀、心理健康、學業規劃、學術道德與學術規範、培養方案解讀等内容。
在規範管理方面,按照培養方案要求,所有課程開齊開足。要求授課老師嚴格按照課程教學方案開展教學,認真填寫《研究生課程教學記錄冊》,保證研究課程教學的質量和水平。2022-2023學年度第2學期,2021中文開設了15門專業選修課,2022中文開設了10門專業基礎課。2023-2024學年度第1學期,2022中文開設了13門專業選修課;2023中文開設了7門專業基礎課。
同時,按照《3044澳门永利集团欢迎您研究生教學督導工作管理辦法》,成立院級研究生教學督導團隊,加強研究生内部質量監控體系,切實提高研究生培養質量。同時根據研究生教育調查問卷收集的意見和建議,針對教學過程和培養過程中出現的問題,調查核實後形成具體的整改落實報告,進一步規範和加強研究生教育過程管理,提高整體教學質量。
積極組織教師申報各級各類研究生質量工作項目,一方面有利于我院教師展開研究生教學建設和教學研究,另一方面有效提升我院研究生培養質量。本學位點積極組織申報2023年校級研究生質量工程項目,獲批1項:王海燕老師的研究生教材建設項目“《中國現當代文學批評》教材建設”。組織開展2022年校級研究生質量工程項目中期檢查工作,2022年獲批的2項均審核通過,繼續資助。
為進一步加強研究生科研創新意識,培養創新思維,增強導師對研究生創新能力的培養,積極組織導師和研究生共同申報研究生創新計劃項目,提高研究生的科研與實踐能力,本學位點2023獲批1項:鄭曉鋒老師指導研究生方瑤“論析美國當代專家理查德·鮑爾斯《上層林冠》中的植物話語叙事”。
(四)在研究生學術交流方面,我院積極搭建各類研究生科學研究和專業實踐交流學習平台,營造研究生學術研究和專業實踐氛圍,交流學習的内容包含科研方法、文獻意識、論文寫作、專題研讨、學界前沿、媒體運營等多個層面。
2023年,本學位點成功舉辦了第一屆研究生科學研究文獻綜述寫作大賽,并評選出一、二、三等獎,有針對性地訓練研究生關于科學研究文獻的檢索搜集、閱讀分析、歸納總結和論文撰寫能力,取得了突出成效。
在2023年“研究生學術周活動”中,本學位點開展了“中國語言文學碩士研究生學術報告會”,開展了4次研究生學術講座(校内:張月萍副教授、李骜副教授;校外:中央廣播電視總台丁華明主任編輯、蘇州大學曾慶江教授),一方面切實提升研究生的科研創新意識和學術寫作能力,另一方面引導專碩研究生在注重提升科研創新能力同時,要關注業界發展與動态,提升實踐創新能力。
2023年,本學位點組織研究生參加國内各類重要學術會議27人次,其中7人在會議上作學術報告,研究生學術交流數量、質量和效果明顯增強。主要如下:
于鑫參加“第七屆語言文字應用研究中青年學者協同創新聯盟學術研讨會暨第二屆粵港澳語言生活研究青年論壇”,并發表《鄉村振興背景下中部地區的語言服務—以美麗鄉村堯治河為例》學術報告;任瑞參加“湖北省語言學會第二十二屆學術年會”,并發表《“就好了”的隐性否定義及情态表達》學術報告;王愛陽參加“第五屆主觀化理論與語法研究學術讨論會”,并發表《動結式“V穿”中“穿”的語義虛化》學術報告;方瑤、何紅峰參加“張富山、姚啟龍小說創作研讨會”,并發表學術報告;易舒悅參加“喻金剛散文集《鄉關峥嵘》研讨會”,并發表《以腳丈量土地,真情告白家鄉——評喻金剛散文集<鄉關峥嵘>》學術報告;王智苑參加“《襄陽民間文藝》叢書研讨會”,并發表《小切口大文章 小故事大情懷——讀<襄陽民間文藝(第二輯)>》學術報告,等等。
(五)在研究生德育方面,始終遵循“三全育人”,以堅持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堅守育人引領育才,深化“愛讀書、愛鍛煉、愛公益”實踐,不斷提高學生政治品質、思想品質、道德品質、學習品質。
學院黨委建立健全研究生黨建工作體制機制,黨支部有固定活動場所,打造黨員事迹及活動展覽文化牆;嚴把入黨環節,并制定相關制度,研究生黨支部通過“引領+”“驅動+”“協同+”“标準+”“創新+”“典型+”的具體工作舉措,建立了研究生全覆蓋的黨建和思想政治工作網絡,于2023年7月獲批“湖北省研究生樣闆黨支部”建設單位。
學院開展研究生“學雷鋒”“攜手共進 争做時代文明新人”主題論壇2場;開展“青春奮進勇當先 學習雷鋒志願行”“感悟初心使命 弘揚革命精神”實踐活動2次;打造中國語言文學學生易舒悅原創詩朗誦《喚襄陽讀書之風》,組織20多名研究生排練并參與市級文化展演活動2次;開展各類志願服務活動40餘次。
(六)在研究生培養效果方面,在讀研究生的科學研究取得一定成績。
中國語言文學14名研究生全部通過碩士學位論文開題答辯,順利進入碩士學位論文撰寫階段。2022級16名研究生已經确定了學位論文選題,正在撰寫學位論文開題報告。
中國語言文學研究生佟晉宇獲得第五屆中華經典誦寫講大賽“詩教中國”詩詞講解大賽國家一等獎,是本屆大賽湖北賽區參賽作品唯一獲國家一等獎的作品。
2023年,學院順利開展研究生國家獎學金、研究生優秀集體、優秀個人的評選工作,本學位點評選出國家獎學金1人、優秀研究生4人、優秀學生幹部3人、優秀公益實踐團隊1個,極大地增強了研究生學習科研的自信心。
(七)存在問題與解決對策
1.研究生培養的特色和優勢有待進一步凝練。以後要充分學習國内其他高校研究生培養特色凝練的成功經驗,發揮我院三個學位點在學科分布上互相支撐的優勢,打造院内三個學位點研究生聯合培養平台,逐步形成我院研究生培養特色和優勢。
2.湖北省研究生樣闆黨支部建設成效不明顯。要進一步加強以黨建帶團建、帶班建的理念,深化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通過黨支部機制體制建設、黨支部品牌活動創建、黨員先進典型樹立等多種形式,為湖北省研究生樣闆黨支部審核評估工作、全國研究生樣闆黨支部申報工作奠定堅實基礎。
3.研究生先進典型的選樹需進一步增強。進一步引導研究生參加格桑花支教、雪蓮花支教以及各類志願服務活動及大賽,選樹研究生先進典型代表,力争實現研究生獲得市級以上榮譽或表彰,通過“典型+”的方式,不斷提升研究生的綜合能力。
十、下一年度建設計劃
(一)繼續穩步提高生源質量,争取适當擴大招生規模。
(二)加強學位論文質量監管,做好學位論文選題、開題、撰寫、預答辯、盲審、答辯等環節的管理工作,嚴格落實導師是研究生培養第一責任人的職責。
(三)加強本學位點“湖北省研究生樣闆黨支部”建設,力争申報全國研究生樣闆黨支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