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播電視新聞采訪與寫作》 課程教學方案
課程類型:專業基礎課程 課程代碼: zy03320
課程适用專業(或專業方向): 廣播電視學專業、廣播電視編導
課程總學分: 2+2學分 總學時: 72學時 實驗學時:36學時
一、課程教學總體目标
1、本課程分采訪與寫作兩大體系,講述如何接觸、觀察、解剖事實,如何與采訪對象溝通,采訪的基本技巧等;
2、結合新聞寫作的基本規律、各種新聞媒體的優勢和不同新聞作品的特點分析廣播電視新聞、專題等寫作的方法。
3、結合大量優秀的獲獎作品,探索采訪與寫作的規律,培養學生獨立完成采訪與寫作的能力。
4、啟發學生用新聞思維觀察問題,判斷問題。加強學生獨立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綜合設計及創新能力的培養。
二、章節教學目标與主要教學内容
理論課程部分:(36學時)
第一編 廣播電視新聞采訪
第一章 廣播電視新聞采訪概述(2學時)
(一)教學目标
把握廣播電視新聞采訪的定義及特點,廣播電視新聞采訪的任務和作用,在實踐中能辨别及運用常用的廣播電視新聞采訪的方式及手段等。
教學重點難點:廣播電視新聞采訪的特點;廣播電視新聞采訪的方式及手段。
(二)教學内容
第一節 廣播電視新聞采訪的特點及任務
主要講述廣播電視新聞采訪的定義,指導學生理解采訪的特點,掌握采訪在整個采寫流程中的重要作用。
第二節 廣播電視新聞采訪的方式
從三種分類角度介紹常用的采訪方式,結合采訪案例,幫助學生理解不同采訪方式的特點,并注意區分不同采訪方式的适用範疇。
第二章 新聞線索的發現與選擇(4學時)
(一)教學目标
掌握新聞線索、新聞敏感的概念,新聞線索的特征,新聞敏感的特性,懂得記者如何培養自己的新聞敏感等
教學重點難點:新聞線索、新聞敏感的概念;新聞敏感的特性。
(二)教學内容
第一節 新聞線索及特點
主要講述新聞線索的概念,幫助學生理解新聞線索的特點,新聞線索在整個采訪活動中的重要作用,結合案例分析,如何識别新聞線索,杜絕假新聞。
第二節 新聞線索的選擇與記者的新聞敏感
主要講述新聞敏感的概念,掌握新聞敏感的特性,記者如何培養自己的新聞敏感,以更好地獲取新聞線索。要求學生結合自己的情況,尋找有個體特色的增強新聞敏感的途徑。
第三章 采訪的提問和傾聽(4學時)
(一)教學目标
了解提問對于廣播電視采訪的意義,注意事項,傾聽對于采訪的意義,多結合案例體會提問的藝術。
教學重點難點:提問注意事項,傾聽的方法;提問的方式方法。
(二)教學内容
第一節 提問
主要講述提問對采訪的意義,通過案例分析,幫助學生掌握常用的提問方式,并注意采訪中提問不能先入為主,不能觸及對方隐私等要求。
第二節 傾聽
傾聽在采訪中同樣十分重要,本節首先幫助學生加強對傾聽重要性的認識,并掌握一定的傾聽方法。
第四章 廣播電視記者的現場采訪報道(4學時)
(一)教學目标
了解廣播電視記者的現場采訪報道中的現場解說,現場采訪,現場音響采錄,成為一名合格的出鏡記者,對個人素質有哪些要求等。
教學重點難點:廣播和電視記者的現場采訪,出鏡記者的個人素質要求;記者對現場的選擇。
(二)教學内容
主要講授廣播新聞采訪中,記者現場采訪報道運用的主要手段;電視新聞的現場采訪中,對記者有特殊的個人素質要求。通過案例分析,要求學生對自我素質有客觀評價。
第二編 廣播新聞寫作
第一章 廣播新聞概述(2學時)
(一)教學目标
掌握廣播新聞的分類、定義及傳播特點。在實踐中如何發揮廣播的優勢,規避其弱勢。
教學重點難點:廣播新聞的定義;廣播新聞的傳播特點。
(二)教學内容
主要講授廣播新聞的概念,幫助學生理解廣播新聞既具有快速及時,滲透廣泛等優勢,也有轉瞬即逝等傳播劣勢。結合廣播節目的實踐,分析如何揚長避短。
第二章 廣播消息寫作(2學時)
(一)教學目标
掌握廣播消息結構中要素的寫作要求,如标題,導語,主體,結構的安排等。
教學重點難點:廣播消息導語的寫作;廣播消息的語言如何滿足聽覺需求。
(二)教學内容
主要講授廣播消息的寫作要求,結合案例,通過必要的練習,幫助學生掌握導語,主體的寫作技巧,并注意體會如何讓語言為聽覺服務。
第三章 廣播錄音報道(4學時)
(一)教學目标
錄音報道中典型音響是非常重要的元素。本節内容幫助學生掌握錄音報道的概念,基本特點,音響和人物談話的采錄等基本技巧。
教學重點難點:錄音報道的整體結構安排;音響采錄,人物談話的采錄。
(二)教學内容
第一節 廣播錄音報道概述
主要講述廣播錄音報道的概念和基本特點,結合案例區分構成錄音報道的元素:實況音響,人物談話和記者叙述。了解常見的錄音報道的體裁。
第一節 音響的采錄與寫作
主要講述音響在錄音報道中的重要作用,基本要求,采錄的基本方法。在實踐中幫助學生體會采錄人物談話的基本要求,理解記者語言跟其他音響的關系。注意講解與練習的結合。
第四章 廣播深度報道的寫作(2學時)
(一)教學目标
了解廣播深度報道的起源,概念,特點,寫作要求等。注意體會典型背景材料的選擇。
教學重點難點:廣播深度報道的特點;廣播深度報道的結構安排。
(二)教學内容
主要講述廣播深度報道的概念及起源,通過典型案例,幫助學生理解廣播深度報道和其他新聞體裁在選題,标題制作等方面的不同。
第三編 電視新聞的寫作
第一章 電視新聞寫作概述(2學時)
(一)教學目标
了解電視新聞的報道方式,特點和電視新聞文字稿的寫作要點。注意結合案例體會電視語言與其他媒介語言的不同。
教學重點難點:電視新聞文字稿的寫作要點。
(二)教學内容
主要講述電視新聞的概念,幫助學生理解電視新聞具有形象生動,線性流程等特點,了解常見的表達方式:字幕新聞,口播新聞,圖片新聞,活動圖像新聞等。結合案例,把握電視新聞的寫作要點
第二章 電視新聞寫作(4學時)
(一)教學目标
把握電視新聞各元素的寫作要求。
教學重點難點:标題的制作,導語的寫作;寫作中的畫面意識。
(二)教學内容
主要講述電視新聞寫作中标題、導語、主體、結尾等元素的寫作要求,講練結合,要求學生掌握常用電視導語的類型,,體會電視新聞的結構方式。
第三章 電視專題報道文稿的創作(4學時)
(一)教學目标
掌握電視專題報道的概念及特點,分類,文本寫作的相關要求。電視專題報道時間相對長,所需的材料多,要注意對材料的選擇和組織。
教學重點難點:電視專題報道的特點;電視專題報道的文本寫作。
(二)教學内容
主要講述電視專題報道的概念,幫助學生理解其傳播特性,結合案例理解電視專題與消息類新聞的關聯與不同。了解按文體,内容,形式三種角度進行分類,各自包括哪些類型。重點分析電視新聞調查的寫作技巧。
第四章 電視專訪的寫作(2學時)
(一)教學目标
要求把握電視專訪的含義,理解電視專訪的特點,了解常用的寫作技巧。
教學重點難點:電視專訪的特點;談話過程的設計。
(二)教學内容
主要講述電視專訪的含義,幫助學生理解專訪的采訪對象與一般采訪的不同,結合案例分析專訪中談話過程的基本結構。
實驗課程部分:(36學時)
實驗一:廣播消息的采寫(4學時)
(一)實驗目标
進一步提高采訪能力,并掌握廣播新聞寫作中,關于導語、主體的寫作要求,結構的安排,及語言對“聽”的要求。
(二)實驗内容
首先由教師講述導語的寫作中要注意突出最能表現最新事實的新聞要素,盡量運用具體、形象的事實,與新聞主體相互照應,概括主體事實的本質,突出新聞事件中最精彩的事實等;主體的寫作要注意用典型事實說話,合理配置材料,叙事繁簡有序,恰當交代背景等;結構的安排中,注意時間順序結構在實踐中的運用。
然後講述本次實驗的要求:每人獨立完成一條一分鐘以内的廣播消息。
實驗二:廣播錄音報道的采寫(8學時)
(一)實驗目标
通過實驗幫助學生掌握現場解說,現場采訪,現場音響采錄,文字稿的寫作,後期制作等技能。
(二)實驗内容
首先由教師講述錄音報道采寫中的難點問題。比如在采錄人物談話時要注意選擇合适的訪問對象,确定合适的采錄内容,人物講話要自然流暢,表達清晰;同時要合理發揮記者語言在錄音報道中的地位和作用,比如介紹新聞事實,把聽衆帶入現場,交代新聞背景,揭示新聞主題和意義,描述現場音響,展示新聞的重要畫面,發表議論,抒發感情,用轉述的辦法壓縮現場音響和人物談話,連綴音響,串聯結構等;後期制作中要注意錄音報道的整體結構安排要求。
本次實驗的要求:每人獨立完成一條一分鐘三十秒以内的廣播錄音報道。
實驗三:圖片新聞的采寫(4學時)
(一)實驗目标
要求學生能用有限的圖片來表現新聞,能抓住精彩瞬間,能用簡潔語言加以解說。
(二)實驗内容
首先由教師講述圖片新聞的采寫中,尤其強調“畫面感”,這也是後面進行其他電視新聞采寫必須具備的意識。文字解說詞的寫作中,要注意:詞義要準确,要符合現代文字規範,慎用絕對化、片面性和模糊的詞語,要有政治敏感,提法要準确,注意遵守法律法規;解說不等于重複畫面,其标準在于是否能清晰地表現新聞事實。
本次實驗要求,每位學生一個選題,一組新聞照片,并配以解說詞。
實驗四:電視新聞的采寫(8學時)
(一)實驗目标
進一步熟悉電視新聞的采寫的工作流程。提高采訪能力和對聲畫關系的理解,能運用常用軟件完成後期的視頻制作及文字解說。
(二)實驗内容
首先由教師講述在文字稿的寫作中,要注意内容選擇上要準确概括,簡明精練,嚴肅得體;标題的制作上要盡量使用短标題,不要使用長标題,多用實題,少用虛題,表達的内容要完整;導語的寫作上要能喚起注意,揭示主題;主體(正文)的寫作上要有畫面意識,圖像觀念;并根據題材特點和主題要求選擇合适的結構方式;在結尾的處理上忌空話,套話。
在後期視頻材料的制作中,要注意解說詞與畫面的配合 。對于解說詞與畫面的配合,作為視聽雙訊道傳播的電視新聞一個總的要求就是:解說詞與畫面必須有機配合。電視新聞解說詞與畫面的結合關系有兩種基本形式:聲畫對位和聲畫合一。在具體新聞編輯過程中,需要注意:每段畫面都應長于相應的解說詞。解說詞最好不要與相應段落的第一個鏡頭同時上或與最後一個鏡頭同時下,換句話說,解說詞應比畫面遲出,比畫面早消,切忌與畫面同時上下。
本次實驗要求每位同學完成一條一分鐘左右的電視新聞。
實驗五:電視新聞專題的制作(12學時)
(一)實驗目标
掌握電視專題制作的基本工作流程。尤其要注意掌握對選題的特殊要求,采訪的深度,及作品中細節描寫等内容
(二)實驗内容
首先由教師講述電視新聞專題的概念。它具有時宜性,深刻性,專題性等特點。是消息類新聞的延伸和拓展。有多種分類方法,多種形式。細節描寫在報道中必不可少,它可以揭示并深化主題,塑造鮮明的人物性格形象,增強時代感和真實性,烘托氣氛 加強藝術感染力。電視新聞專題需要運用多種符号來傳遞信息。
本次實驗要求以小組為單位完成8分鐘左右的電視新聞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