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采訪與寫作》實驗教學方案
來源:    上傳時間:2017-10-10

《新聞采訪與寫作》 課程教學方案

 

課程類型:   專業基礎課程        課程代碼: zy03316     

課程适用專業(或專業方向):    廣播電視學      

課程總學分:  2+1       總學時:  54學時      實驗學時:18學時

 

一、課程教學總體目标

《新聞采訪與寫作》是新聞學、傳播學以及廣播電視學專業學生必修的基礎課程,既有一定的理論性,也有一定的實踐性。通過本課程的教學,應達到以下目标:

1.掌握新聞采訪的方法和技巧以及常見新聞體裁如消息、通訊、特寫、專訪等的寫作要求,培養學生主動探索、積極實踐的動手能力;

2.培養學生良好的職業道德和人格修養,較高的發現新聞的能力和主動探索問題的能力,良好的新聞采訪能力與寫作能力。

 

二、章節教學目标與主要教學内容

伴随着傳播技術的快速變革,傳播環境也在發生日新月異的變化。作為應用性、實踐性較強的課程之一,《新聞采訪與寫作》現有教材内容普遍滞後于傳媒現實的發展。為了能夠讓學生掌握本課程的核心内容和新聞采訪與寫作的最新發展動态,從2013年開始,課程組教師對本課程的教學内容和考核評價方式進行了探索性改革。從教學内容上來說,摒棄傳統的章節結構,本着“結合實際、聚合精華”宗旨,從實用性出發,采取專題教學的方式:通過對多套新聞采訪寫作教材内容的提煉與整合,将拟定6——9個教學專題(這些專題會随着傳媒環境的變化有所增删)。其好處在于:第一是靈活性,可以根據傳媒環境變化增删專題,并靈活處理每個專題的教學内容;第二是時新性,可以将傳媒發展的最新動态和知識傳授給學生;第三是透徹性,專題教學最大特點是“專”,可以将與專題相關的内容講精講透,不同于此前的扁平化教學,淺嘗辄止。具體來說,本課程共分為八個專題,每個專題的教學目标和教學内容分别如下:

理論課程部分:(36學時)

專題一  怎樣發現與判别新聞(新聞發現論)(4學時

(一)教學目标

通過本專題的教學,讓學生進一步掌握“新聞價值”的涵義和構成要素、怎樣在尋找新聞的過程中去判斷新聞的價值所在?掌握“新聞敏感”的内涵和作用,了解它與新聞采訪和寫作的關系;通過對經典案例的分析解剖,讓學生了解當前發現新聞的方法和途徑,提升學生發現新聞與判别新聞的能力。

由于先修課程《新聞學概論》裡面涉及到“新聞”與“新聞價值”的概念,因此本課程對于“新聞”概念隻是稍微提及,鞏固一下這個知識點,而更多地會從新聞采訪與寫作角度來談“新聞”的價值要素和對新聞的價值判斷。

(二)教學内容   

1.什麼是新聞

2.新聞價值及其構成要素

3.新聞線索、新聞敏感的内涵及表現

4.新聞發現

5.發現與判别新聞的方法和途徑

(三)教學說明

本專題由讨論、講授和實驗構成,其中1、2兩部分内容由于在此前的《新聞學概論》課程中接觸過,因此采取學生讨論教師總結方式(15——20分鐘);第3——5方面的内容由老師講授,其中第5個方面的内容可以引導和啟發學生通過課外查閱資料,去思考和回答這個問題。

本專題的實驗項目是“發現新聞線索”,要求學生至少發現3條新聞線索,并說明其可以成為新聞的理由。

專題二  怎樣進行新聞采訪(新聞采訪論) 6學時

(一)教學目标

本專題的内容涵蓋教材三個章節(即采訪前、采訪中和采訪後),容量很大,也是本課程的核心内容之一。通過本專題的教學,讓學生明确新聞采訪的重要性,采訪前有哪些準備工作、采訪的步驟和方式有哪些;重點是掌握采訪過程中的溝通技巧、提問技巧和觀察技巧。

(二)教學内容   

 1、采訪準備

内容包括:明确采訪目的、熟悉采訪對象、搜集背景資料、拟定采訪計劃、選擇采訪時機和場合,另外是必要的物質準備和心理準備

2、采訪溝通與提問的技巧(即怎樣接近采訪對象并獲得采訪素材?)

3、現場觀察與全感采訪

4、主要采訪方式及特點

書面采訪、座談會、電話采訪、網絡采訪、隐性采訪

(三)教學說明

作為本課程的核心内容之一,這一專題的信息量很大,是實現本課程教學目标的關鍵環節,應該足夠重視。教學過程以教師講授為主,引導學生結合采訪案例進行思考,目的在于對所學采訪知識的應用。其中1、2兩部分内容由教師主講,3、4兩部分内容采取教師問題引導、學生課外自學并提交自學筆記的形式。

本專題的實驗項目是拟寫采訪計劃,要求學生根據此前關注的新聞線索,搜集相關資料,撰寫采訪計劃或采訪提綱。同時根據采訪提綱或實景采訪或模拟采訪。

專題三  怎樣采寫消息(4學時

(一)教學目标

通過本專題的教學,讓學生明确消息的特點,掌握消息的構成要素,學會寫作消息的标題、消息頭、導語,掌握消息的常見結構類型及其特征。

(二)教學内容

1. 消息的标題

2. 消息頭

3. 消息導語

4. 消息的主體結構

(三)教學說明

本專題涉及最常見的新聞體裁——消息的寫作,它既是記者新聞寫作入門必修項目,也是體現記者基本功的項目,因此本專題非常重要。為了讓學生真正掌握消息的寫作要領,本部分内容采取課内講授、實驗與課外實踐相結合的方式。通過學生課外閱讀報刊獲得感性認知、教師課堂講授獲得理性認識和課内實驗指導獲得而且身體會體會,力圖掌握消息的寫作要領。

本專題的實驗項目是消息的寫作(4學時),要求學生根據此前收集到的新聞素材和消息的寫作要求,撰寫一篇400——500字左右的消息。

專題四  怎樣采寫通訊(6學時

(一)教學目标

通過本專題的教學,讓學生了解通訊與消息的區别、通訊的寫作特點,掌握通訊寫作的基本表達方法,能夠區分和掌握人物通訊與事件通訊不同的寫作特點。

(二)教學内容

1.通訊與消息的比較(通訊的特點和表達方法)

2.人物通訊與事件通訊的區别

3.人物通訊的寫作要領

4.事件通訊的寫作要領

(三)教學說明

通訊也是常見新聞報道體裁之一,因此本專題也是本課程教學重點。對于本部分内容的教學與消息的寫作教學要求是一緻的,即講授、實驗和實踐三位一體。

本專題的實驗項目有兩個:人物通訊的寫作和事件通訊的寫作。要求學生根據此前收集到的新聞素材進行深度挖掘,提煉報道主題,分别撰寫一篇800字以上的人物通訊和事件通訊。

專題五  怎樣采寫專訪(4學時

(一)教學目标

通過本專題教學,讓學生明确什麼是人物專訪、事件專訪和問題專訪,掌握人物專訪、事件專訪和問題專訪的寫作技巧。

(二)教學内容

1. 專訪及其特點

2. 人物專訪的采寫要求

3. 事件專訪的采寫要求

4. 問題專訪的采寫要求

(三)教學說明

專訪也屬于通訊範疇,但是又不同于一般通訊的寫作。本專題的教學同樣采取講授、實驗和實踐三結合方式。實驗項目是人物專訪的寫作,要求不低于800字。

 

專題六  特寫的寫作(2學時

(一)教學目标

 通過本專題的教學,讓學生了解和掌握特寫的概念與特征,特寫的采訪要求和寫作要領,尤其是作為“精彩瞬間”的鏡頭的捕捉與文字表現。

(二)教學内容

1. 特寫的概念、特征和分類

2. 特寫的寫作要領

(三)教學說明

特寫的字數可長可短,因此它是介于消息和通訊之間的一種頗有争議的新聞文體。要求學生課前查閱報刊和網絡上的特寫,感受其特征,通過教師課堂講授進一步理性認知,再通過實驗過程加強對特寫的認識和掌握。實驗項目是人物特寫或事件特寫的寫作。字數不低于500字,要求按照特寫要求,突出“特寫”的鏡頭感。

專題七  深度報道的采寫(8學時

(一)教學目标

通過本專題的教學,要求學生理解深度報道的概念和分類,掌握深度報道的特點,尤其是聯系性報道、調查性報道和解釋性報道等報道形式的寫作要求。并且能夠選擇一種形式進行寫作。

(二)教學内容

1. 深度報道産生的背景及概念的内涵

2. 深度報道的特征

3. 深度報道的報道方式和種類

4. 調查性報道的采寫

5. 解釋性報道的采寫

6. 專題報道

7. 系列報道

8. 連續報道

(三)教學說明

在新聞實踐中必須要有一定的采寫經驗才能夠完成深度報道,因此,本專題内容屬于提高性訓練,對學生實驗作品不要求水平,關鍵是讓學生了解深度報道的問題特征和寫作要求。

本專題的實驗項目是“深度報道的寫作”,要求學生根據自己掌握的采訪素材和關于深度報道的寫作要求,選擇一種深度報道的形式進行撰寫,不少于2000字。

專題八  當代新聞記者的素質(2學時

(一)教學目标

通過本專題的教學,要求學生明确當代傳媒環境對新聞記者提出的新要求。包括知識素養、道德素養、政治素養、技能素質以及身體和心理素質等等,培養學生對新聞工作的敬畏感和神聖感,從而激發其對這一職業和崗位的熱愛之情。

(二)教學内容

1.記者的“識”——知識

2.記者的“才”——才華

3.記者的“學”——學問

4.記者的“膽”——膽魄

5.記者的“技”——技能

6.記者的“品”——品質

7.記者的“德”——道德

(三)教學說明

本專題教學采取讨論方式:學生課外查閱相關資料和案例,總結當代新聞記者應該具備哪些方面的素質。可以小組方式進行,也可以個人自由發言方式進行。要求學生用PPT展示。教師作歸納總結發言。

實驗課程部分:(18學時)

項目一:發現新聞線索(2學時)

(一)實驗目标

通過本次實驗,使學生進一步理解“新聞價值”的涵義和構成要素,學會在尋找新聞的過程中去判斷新聞的價值所在,以提升學生發現新聞與判别新聞的能力,培養學生新聞敏感。

實驗重難點:新聞線索的價值判斷

(二)實驗内容

1.課外時間在校内外發現至少三條新聞線索

2.實驗課上個人闡述每條線索的發現過程以及價值所在

3.分析讨論

4.根據分析結果填寫實驗報告

項目二:拟寫采訪計劃(2學時)

(一)實驗目标

通過本次實驗,讓學生進一步了解和掌握采訪計劃的基本内容,尤其是采訪提綱的邏輯順序,訓練學生邏輯思維能力和采訪溝通能力。

實驗重難點:采訪提綱的問題設計

(二)實驗内容

1.根據第二個專題“怎樣進行新聞采訪”中關于采訪計劃的基本内容,在第一個實驗項目的三條線索中選擇一條最有價值的線索,撰寫采訪計劃

2.根據采訪計劃中的問題設計,模拟或者實景采訪

3.根據采訪過程修改和完善采訪計劃

4.填寫實驗報告

項目三:消息的寫作(4學時

(一)實驗目标

通過本次實驗,讓學生進一步了解消息的基本結構和寫作要求,同時訓練學生根據現有素材确定報道主題、根據報道主題選擇素材的能力以及文字表達能力。并在電腦上完成稿件,培養學生熟練操作電腦,快速成稿的能力。

實驗重難點:消息的結構和語言。

(二)實驗内容

1.确定報道主題;

2.采訪與整理相關素材;

3.根據消息寫作要求,在電腦上完成稿件;

4.填寫實驗報告。

項目四:通訊稿的采寫(6學時

(一) 實驗目标

通過本次實驗,使學生進一步掌握人物通訊或事件通訊的基本特點和寫作要求,并能在規定時間内完成一篇人物或事件通訊。

    實驗重難點:通訊的選題和結構。

(二)實驗内容

1.确定通訊的主題;

2.課外采訪新聞素材并選擇相關素材;

3.根據通訊的特點和寫作要求,完成稿件;

4.填寫實驗報告。

項目五:人物專訪的采寫(2學時

(一)實驗目标

通過本次實驗,進一步了解人物專訪的采訪特點和要求。要求學生經過精心研究和選擇後,确定有新聞價值的采訪對象,拟定好采訪計劃,選定好采訪的地點,針對人物的某一方面情況進行專訪,做好筆錄。通過本次實驗,進一步掌握人物專訪的寫作要求。尤其是開頭、正文與結尾的寫作要求,強調寫出現場感。

實驗重難點:采訪問題的設計和稿件的邏輯結構。

(二) 實驗内容

1.确定采訪對象;

2.寫好采訪計劃,主要是問題的設計;

3.聯系溝通采訪對象進行采訪,注意提問技巧和現場觀察;

4.确定報道主題;

5.選擇并整理素材,完成稿件;

6.填寫實驗報告。

項目六:新聞特寫的采寫(2學時)

(一)實驗目标

通過本次實驗,進一步了解新聞特寫的采訪特點和寫作特點,尤其是注意把精彩的鏡頭放大,以再現真人真事的寫作特點。主要訓練學生抓拍鏡頭能力和快速思考問題、分析問題的能力。

實驗重難點:特寫鏡頭的抓取與表現。

(二)實驗内容

1.确定采訪對象,一般選擇運動比賽或某次重大活動如文藝聯歡會,新聞人物的重要活動等,主要是有現場感的采訪對象。

2.準備好數碼相機,或者在現場進行觀察,做好現場筆錄。

3.在活動過程中注意抓拍有價值的新聞鏡頭。

4.準備好采訪素材,對精彩鏡頭做出分析,确定報道主題;

5.根據新聞特寫的寫作要求,完成一篇特寫稿。

6.填寫實驗報告。

項目七:連續性報道的采寫(不作為必做項目

(一)實驗目标

通過本次實驗,使學生進一步了解平面媒體深度報道的采寫特點和采寫要求。通過追蹤采訪和報道,訓練學生跟蹤采訪的能力和深入調查、深度報道的能力;培養學生吃苦耐勞、持之以恒的精神和在實踐中勤于思考、大膽質疑的品格。

實驗重難點:跟蹤采訪能力和對素材的組織能力。

(二)實驗内容

1.确定報道對象,注意報道對象必須具有動态性,是進行時并處于不斷發展變化的狀态中;

2.對采訪對象進行多次采訪,收集相關素材尤其是背景材料;

3.根據采訪結果,寫出連續報道的各單篇報道。

4.填寫實驗報告。

項目八:調查性報道的采寫(不作為必做項目

(一) 實驗目标

通過本次實驗,使學生進一步了解調查性報道的采寫特點和采寫要求。通過不斷深入的調查采訪,訓練學生社會活動能力和發現問題、分析問題的能力;培養學生吃苦精神、質疑精神;通過調查采訪、分析問題以及解決問題的思考,培養學生社會責任感。

實驗重難點:調查采訪的過程和稿件寫作的邏輯性。

(二)實驗内容

1.确定報道對象;

2.實施深入采訪;

3.整理采訪素材,完成調查性報道稿件。

  • [版權所有] 3044am永利(中国)集团官方网站-欢迎您
  • 鄂ICP備17002353号-1
  • 3044澳门永利集团欢迎您地址:湖北省襄陽市隆中路296号

  • 郵政編碼:   441053

  • 聯系電話:0710-3590804

  • 3044澳门永利集团欢迎您電子信箱:   wcxy@hbuas.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