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播電視導播》課程教學方案
課程類型: 專業基礎課程 課程代碼:zy03418
課程适用專業(或專業方向): 廣播電視編導
課程總學分: 1+2學分 總學時: 54學時 實驗學時:36學時
一、課程教學總體目标
《廣播電視導播》是廣播電視編導專業學生必修的一門專業基礎課,本課程的目的是使學生對導播這一職業有正确的理解;對電視節目導播的業務能力、素養要求、工作環境、與其它工種的關系有較深的認識;能夠掌握電視節目導播的相關内容;熟悉電視節目導播的主要特點及要求。最終在團隊合作的基礎上,完成導播訓練的實際操作。
二、章節教學目标與主要教學内容
理論課程部分:(18學時)
第一章 電視節目導播概述(4學時)
(一)教學目标
了解學生的基本知識掌握情況,讓學生就本門課發表相關看法并解答提出的疑惑。澄清導播的概念,明确導播工作的特殊性,熟悉導播的工作流程。
教學重點難點:導播的定位及職能
(二)教學内容
第一節:起始課
介紹和分析《廣播電視導播》這門課的内容構成、學習意義以及相關指标。通過小測試查看學生對于基本知識的掌握情況。
第二節:導播的概念
讓學生明确導播的概念(在電視節目中的真實定位,區分容易混淆的職務, 例:導播和導演)。
第三節:導播的職能與權限
主要講授導播的職能及其工作流程,讓學生明确導播應該具備的素養。
第二章 導播工作術語(2學時)
(一)教學目标
通過工作術語的學習,讓學生明白做一名合格的導播必須養成良好的語言 工作習慣。
教學重點難點:準确記憶導播的通用口令。
(二)教學内容
第一節 導播工作通用術語
分析導播工作術語在實踐中的現狀,講解常用攝像術語,常用音樂音效成音術語以及常用切換操作術語。
第二節 導播口令原則
講授導播語言使用的原則;讓學生細化導播的口令原則以及施放口令時機的原則。
第三章 情境劇中的導播技巧(4學時)
(一)教學目标
從導播的角度深入了解情境劇的内容、性質,學會機位的設置;在有效合理的機位布局基礎之上,通過靈活的調度避免遺漏現場的全貌和細節。掌握情境劇畫面的切換規律。
教學重點難點:情境劇的機位布置以及切換規律。
(二)教學内容
第一節 從導播的角度認識情境劇
講授情境劇的主要特點,讓學生能夠明白情境劇的一般制作模式。引導學生從情境劇特定的演繹角度出發,設置機位布局。
第二節 情境劇的調機規律和切換規律
通過機位圖,讓學生明确各個機位的具體位置以及各個機位的主要任務,關注說話人、動作細節、場面調度。
第四章 導播與訪談節目(4學時)
(一)教學目标
讓學生明确導播在訪談節目中的定位以及如何從導播的角度去設置機位,區分談話類節目和情境劇調機規律的不同。
教學重點難點:導播對于訪談節目的理解以及機位設置。
(二)教學内容
第一節 導播如何看待訪談節目的構成
從談話節目的方式類型出發,讓學生明确談話類節目的三中形式,明确作為導播應該如何看待談話節目。
第二節 導播在談話節目中運用的調劑規律
如何在機位最少的情況下将單個機位功能最大化,如何分割和包容鏡頭,讓鏡頭鍊條在合理的切換規律下創造最好的畫面感,這是本節最核心的内容。
第五章 藝術類節目導播:音樂會轉播的導播技巧(4學時)
(一)教學目标
讓學生明确導播在音樂會的定位,明白現場機位的設置,懂得切換的技巧。
教學重點難點:學生準确定位不同音樂會的特色,根據實際情況制定個性化的方案。
(二)教學内容
第一節 識别音樂會現場(演播現場)
音樂會對于學生而言相對陌生,在本節中重點剖析音樂的演播現場,以及音樂會的性質、特色。
第二節 制定個性化轉播方案
在前面一節的基礎之上,根據具體的情況制定個性化的導播方案。着重考察的是導播方案的機位設置。
讨論:國内外音樂會導播方案的異同
實驗課程部分:(36學時)
項目一:演播廳系統的參觀和操作培訓(4學時)
(一)實驗目标
結合課堂講解的相關知識,參觀并了解演播室EFP系統各類設備連接、 操作步驟,為上機操作做準備。
實驗重點:熟悉演播室内的EFP系統
實驗難點:切換系統,音頻系統的操作
(二)實驗内容
1、講解攝像機操作要領和注意事項,指導學生分組訓練攝像機操作
2、講解切換台操作要領和注意事項,指導學生分組訓練切換台操作
3、講解音頻系統的操作要領和注意事項,指導學生分組訓練音頻系統操作
項目二:EFP系統操作訓練:節目制作規程訓練(4學時)
(一)實驗目标
逐步熟練演播廳EFP系統的操作,養成良好的工作習慣
教學重點:熟練掌握攝像機、切換台等設備的操作
教學難點:EFP系統分工之各角色訓練,進入角色,營造導播氛圍
(二)實驗内容
詳細講解演播室設備的相關指标,包括:
1、攝像機調整:黑、白平衡、焦距、黑電平等項目的調整
2、視、音頻技術調整
3、檢查并确認切換台
4、導播和攝像師試通話
5、組織學生讨論攝像機機位布置并畫出現場機位圖
項目三:新聞演播導播(4學時)
(一)實驗目标
在熟悉EFP系統操作的前提下,進行新聞演播的訓練,領會新聞直播的特點。
實驗重點:三機位的布置
實驗難點:新聞類節目的切換規律
(二)實驗内容
1、分組:攝像師、導播、播音員、編輯
2、指導學生預先作好新聞播出的串聯單、逐條新聞的錄像
3、按照新聞串聯單的順序進行新聞播出演練
4、分組進行,其間組織觀摩和講評
5、每一組制作新聞播出帶一份,時長3—5分鐘
項目四:情境劇導播(6學時)
(一)實驗目标
在熟悉EFP系統操作的前提下,帶領學生進行情境劇的現場制作訓練,将課堂上的理論内容融入到現場的實踐操作中。
實驗重點:情境劇的切換規律
實驗難點:三機位設計以及畫面景别的取舍
(二)實驗内容
1、分組。同學根據節目的不同形式分為若幹個攝制組,組内分:攝像師、 導播、編輯、演員等,可輪換進行訓練。
2、審閱學生提交的情境劇文學本;指導學生設計三訊道現場制作的導播方案。
3、走台、彩排、實錄
項目五:訪談節目導播(6學時)
(一)實驗目标
在熟悉EFP系統操作的前提下,帶領學生進行訪談節目的現場制作訓練,注重訓練訪談節目的切換規律。
實驗重點:掌握訪談節目中三機位的設置
實驗難點:訪談節目切換規律的把握
(二)實驗内容
1、分組。同學根據節目的不同形式分為若幹個攝制組,組内分:攝像師、導播、編輯、演員、被采訪對象等,可輪換進行訓練
2、拍攝訪談節目片段(5—8分鐘),可自定題目
3、審閱學生提交的談話節目文學本以及導播方案
4、指導學生在拍攝過程中把握訪談節目最重要的切換規律和節奏
5、節目錄像帶,觀摩講評
項目六:班級文藝晚會導播(12學時)
(一)實驗目标
在熟悉EFP系統操作的前提下,舉辦文藝晚會,培養學生的團隊協作能力及其導播對于大型綜藝節目的掌控能力。
實驗重點:文藝晚會的整體掌控能力
實驗難點:細節鏡頭的捕捉、燈光的調控、音響的把握
(二)實驗内容
1、分組。6人為一組,其中分别包括:三名攝像師、一名導播、一名燈光控制、一名調音師。
2、确定文藝節目的形和内容,确定現場拍攝的方案,遴選節目清單
3、導播調控不同機位的布置、不同燈光的選取以及音響話筒的音量
4、反複的走台、彩排
5、實錄
6、導播方案闡述,節目樣片,觀摩講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