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攝影基礎》課程教學方案
課程類型:學科基礎課程 課程代碼:xk03310
課程适用專業(或專業方向):廣播電視學、廣播電視編導、漢語言文學
課程總學分:1+2學分 總學時:54學時 實驗學時:36學時
一、課程教學總體目标
1、講授攝影的基本理論和知識,以及攝影藝術的要求。使學生熟練掌握攝影理論,并培養攝影藝術表現能力。
2、通過實驗,要求每位同學都能掌握攝影基本技術,成為一名理論和技術上的專業人才。
3、與最新的攝影技術及信息接軌,引導學生通過作品分析等方式不斷提升自己的攝影水平,為今後學生的深入學習打下牢固基礎。
二、章節教學目标與主要教學内容
理論課程部分:(18學時)
第一章 攝影的基本概念(4學時)
(一)教學目标
全面、系統地了解和掌握攝影設備的構成、有關攝影的基本術語和基本知識,為下一步掌握新聞攝影技能打好基礎。
教學重點難點:光圈、快門、焦距、景深的概念及運用。
(二)教學内容
第一節 關于攝影設備
主要介紹相機的類型、構造、維護等知識,讓學生對攝影的設備進行較為全面的了解,從而可以逐漸熟練地運用攝影設備,包括相機及其附件。
第二節 攝影的基本概念
重點講解與攝影有關的基本術語、概念,這是攝影理論的基礎。掌握了這些,學生才能真正開始攝影專業知識和理論的學習。
第三節 攝影曝光
講授與攝影畫面亮度有關的因素,包括光照、物體自身對光的吸收與反射、感光度、光圈、快門、曝光補償等等,如何綜合運用這些因素實現正确曝光。
第二章 攝影的主題(4學時)
(一)教學目标
掌握攝影最基本的理論之一,如何發現主題,如何确定作品的主題,如何成功地表現作品的主題。
教學重點難點:如何發現和表現攝影的主題。
(二)教學内容
第一節 攝影的三個基本原則
主要講授攝影的原則,這是合格的和優秀的攝影作品都必須達到的要求。通過講解,使學生意識到:攝影不是看到就拍,拍了就擱置一邊,而是要不斷領會,不斷發現,不斷學習。
第二節 如何發現和确定主題
講授攝影作品主題的含義,發現主題的方法。引導學生理解攝影作品主題的作用和價值,促使學生培養主題意識,學會在紛繁的世界裡和司空見慣的生活中找到攝影作品的主題。
作品分析和讨論1學時。
第三節 如何表現攝影主題
主要講解利于表現攝影作品主題的技巧,包括構圖、光線,以及攝影瞬間的把握,使學生掌握用相機表達情緒,表達觀點和思想的方法。
作品分析和讨論1學時。
第三章 光線的運用(6學時)
(一)教學目标
掌握攝影中光線的類型、作用,以及如何用光線來表達情緒,突出主題,塑造主體形象。
教學重點難點:不同方向、不同強度光線的運用。
(二)教學内容
第一節 認識光源與光線
講授不同光源的光線的類型及特點,使學生認識到攝影中光線運用的重要性和作用,學會如何運用光線塑造色調,形成作品的風格,通過攝影作品表現主題。
第二節 利用光線
講解光線的利用,主要是指光線強度和方向的改變,通過實例進行講解。三點布光法。
第三節 色溫與白平衡
講授色溫的定義,色溫對畫面色彩的影響。白平衡與色溫的關系。如何用白平衡控制畫面色調。
第四章 攝影構圖(4學時)
(一)教學目标
掌握攝影構圖的基本方法,正确認識構圖的内涵及作用,培養攝影作品的審美意識。
教學重點難點:構圖的定義;構圖的基本方法。
(二)教學内容
第一節 攝影構圖的定義及要求
講授攝影構圖的定義及構圖所包含的要素,構圖的基本要求。使學生掌握構圖的重要性和基本原則,培養構圖意識。
第二節 攝影構圖的基本方法
主要講授攝影構圖的基本方法,這些技巧是已有構圖經驗的總結,也是初學構圖者培養構圖意識和練習構圖的基礎,但是構圖最終的目标是要有創新性。構圖隻是手段,目的是增強攝影作品的藝術性和審美價值。
第三節 攝影構圖實例分析
主要通過優秀的攝影作品和構圖有缺陷的攝影作品的分析和讨論,讓學生認識和鞏固構圖的技巧及運用。
實驗課程部分:(36學時)
項目一:數字單反操作訓練(4學時)
(一)實驗目标
1、認識并理解數字單反的基本構造和各部分的主要功能;
2、牢記數字單反機身及鏡頭各項符号與參數的含義;
3、熟練掌握數字單反各項基本功能的使用與調節。
教學重點:數字單反機身及鏡頭的各種符号及各項參數的含義;數字單反基本功能的熟練掌握。
教學難點:數字單反各項基本功能的使用與調節。
(二)實驗内容
1、教師講解數字單反的基本構造與機身、鏡頭的主要符号和參數;
2、學生練習操作;
3、教師考核掌握情況,指出問題,重點訓練薄弱環節。
4、教師講解數字單反菜單各個選項的含義與操作;
5、學生練習操作;
6、教師考核掌握情況,指出問題。
7、教師講解數字單反的其他功能,學生進行練習。
項目二:正确曝光(4學時)
(一)實驗目标
1、認識并了解影響曝光的幾個因素。
2、熟悉光圈與快門的工作原理以及二者的關系,掌握光圈優先和快門優先兩種模式的運用方法,并能根據拍攝目标的不同選擇合适的拍攝方式。
3、拍出的照片清晰、曝光正确、色調控制合理。
4、用手動模式拍攝。
教學重點難點: 影響畫面曝光的因素;重點是光圈、感光度、快門、曝光補償。
(二)實驗内容
1、進一步熟悉相機的性能;
2、通過反複練習,認識并理解光圈、快門、感光度、曝光補償等參數對于畫面亮度的影響,理解什麼是正确曝光;
3、教師講評作品,指出問題,加強練習。
項目三:景深控制(4學時)
(一)實驗目标
通過該項目認識景深的概念,并且學會通過光圈、焦距、拍攝距離的改變,實現景深的改變。理解景深對于表現畫面主體和表達作品主題的作用。
(二)實驗内容
1、選擇同一場景中的同一物體,在焦距和拍攝距離不變的情況下,改變光圈的大小,以保證作品曝光正确為前提拍攝作品,對比作品景深的變化。
2、選擇同一場景中的同一物體,在光圈和拍攝距離不變的情況下,改變焦距,以保證作品曝光正确為前提拍攝作品,對比作品景深的變化。
3、選擇同一場景中的同一物體,在光圈和焦距不變的情況下,改變拍攝距離,以保證作品曝光正确為前提拍攝作品,對比作品景深的變化。
4、總結光圈、焦距、拍攝距離對畫面景深的影響。
項目四:光線運用(4學時)
(一)實驗目标
運用所學的光線理論,在正面光、側面光、逆光、頂光的條件下練習拍攝,并深入理解光線對于攝影作品主題以及風格的作用。
教學重點難點:光源的利用和布置;光線對于作品主題的作用。
(二)實驗内容
1、利用室外光線進行拍攝;
2、在室内布置光源,并不斷嘗試改變光源的強度與方向進行拍攝;
3、結合反光闆進行拍攝練習
4、作品講評。
項目五:構圖練習(4學時)
(一)實驗目标
按照構圖法則,認識構圖形式對畫面主題和形式的作用,并學會突破常規構圖法則,進行創新性構圖練習
教學重點難點:線條構圖,創新構圖。
(二)實驗内容
1、根據基本的構圖規則,進行拍攝練習;
2、構圖練習中結合光圈和快門,以及光線的知識,進行創新實踐;
3、作品講評。
項目六:運動攝影(4學時)
(一)實驗目标
基本要求:拍攝運動的物體,掌握被拍攝物體運動速度、方向和快門的關系。
教學重點難點:快門速度的合理運用。
(二)實驗器材
數碼相機;電池;存儲卡
(三)實驗内容與步驟
1、選擇慢速運動的物體進行拍攝,效果設定為具有運動感;
2、選擇速度較快的物體進行拍攝,效果設定為物體清晰,背景虛化;
3、選擇速度較快的物體進行拍攝,效果設定為背景清晰,物體虛化;
4、試驗追随攝影。
(四)實驗結果要求
1、對焦清晰,曝光合理;
2、視覺效果合乎上述要求;
3、總結運動攝影的規律。
項目七: 人像攝影(4學時)
(一)實驗目标
基本要求:通過拍攝人物,學會在畫面中構建人物和環境的關系,以及形成對畫面影調的認識,從而進一步認識到人像攝影如何拍出人物的精神和情緒狀态。
教學重點難點:人物和背景的關系處理;人物的細節表現;與被拍攝者的溝通;瞬間的意識和抓取。
(二)實驗器材
數碼相機;電池;存儲卡;三腳架
(三)實驗内容與步驟
1、講解人像攝影的要領。
2、挑選人物,分析特點,設定主題。
3、布置燈光,設定影調。
4、拍攝,修正,完成。
(四)實驗結果要求
1、了解人像攝影的步驟,掌握人像攝影的要領。
2、作品能反映人物的情緒狀态和精神面貌。
項目八: 紀實攝影(4學時)
(一)實驗目标
基本要求:綜合運用所訓練的基本技巧和方法,以小組為單位,完成一個紀實攝影的專題拍攝。
重點難點:難點一,紀實攝影的選題把握;難點二,紀實攝影拍攝是将理論知識和實踐能力綜合起來,才能有較強的表現力。
(二)實驗器材:
數碼相機;電池;存儲卡;三腳架等。
(三)實驗内容與步驟
1、講解紀實攝影的要領;
2、給出紀實攝影的參考性選題,學生進行選擇;
3、學生依據自己的選題,初步制定拍攝方案;
4、教師審核拍攝方案,提出合理建議;
5、實施方案,有問題及時反饋;
6、作品後期的篩選;
7、作品的收集與評講。
(四)實驗結果要求
1、對選題的理解比較深入、透徹;
2、拍攝的作品符合主題明确、主體突出等基本要求;
3、作品的篩選比較合理,沒有不切題的作品;
4、圖片所配文字簡潔明了,信息準确,利于主題表現。
項目九:課程考核(4學時)
(一)實驗目标
熟悉數字單反所有主要功能和參數的操作,對理論知識爛熟于心。
教學重點與難點:攝影理論知識與實踐操作的結合。
(二)實驗内容
1、講解考核的方式及要求:學生一個個輪流考試;題目随機抽取,現場作答,教師現場打分。
2、題目包括理論知識,也包括實踐操作,随機抽取。
3、限定每位同學考試時間不超過10分鐘。
4、候考的同學位于另外的區域,不能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