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網記者 蔔潤慧)“作為青年大學生,樹立遠大的理想有什麼意義?我們要怎樣樹立遠大的理想?”……10月13日,學校黨委副書記、校長張彥铎為文傳學院2023級新生代表講授思政課《牢記囑托學思想挺膺擔當建新功》,與青年大學生共同探讨如何學思踐悟習近平總書記對青年的殷切囑托,做新時代的好青年。張彥铎勉勵同學們要做有理想、敢擔當、能吃苦、肯奮鬥的新時代好青年。

張彥铎指出,要成為有理想的新時代好青年,就必須學好馬克思主義,學好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這一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最新成果。結合習近平總書記讀《資本論》的案例,張彥铎說,要成為有理想的新時代好青年,就必須學好馬克思主義,學好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這一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最新成果,要做到真學、真懂、真信、真用,通過理想信念教育和專業學習能力鍛煉,逐漸樹立起遠大的理想。
“我們應該怎樣實現遠大理想?”張彥铎告訴同學們,要具有擔當精神,做有擔當的好青年,對新時代青年而言,擔當精神體現在自我成長的人生使命、孝老愛親的家庭責任,民族複興的曆史重任中。張彥铎結合我校“格桑花”赴藏支教團隊的事迹,告訴同學們要堅定地将擔當國家、民族、社會的發展重任作為自己成長發展的方向,掌握紮實的專業知識,提高自身專業技能,培養服務他人的奉獻意識。
張彥铎說,能吃苦,是中華民族曆經苦難而不倒的堅毅品質,是中國共産黨百年偉大奮鬥創造人間奇迹的優秀基因,是我們每個人在新時代成就事業、實現理想的重要條件。同學們要“苦讀”,努力擴大知識半徑和學術視野;要“苦練”,提高内在素質,錘煉過硬本領;要“苦幹,勇于到艱苦環境和基層去擔苦、擔難、擔重,在埋頭苦幹中磨砺堅強意志。
“奮鬥是中華民族的精神風貌,是中國精神的生動呈現,是每一位青年人的豐厚滋養,更是我們不斷追求和實現更加美好幸福生活的現實道路。”張彥铎希望同學們砥砺自強不息的拼搏精神,培養團結協作的良好品質,鍛造創新創造的奮鬥本領,培養奮鬥精神,走好奮鬥之路。
張彥铎勉勵同學們要學深悟透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用理想點亮青春、用擔當托舉青春、用吃苦鍛造青春、用奮鬥成就青春,不負時代,不負韶華,争做有理想、敢當擔、能吃苦、肯奮鬥的“時代追夢人”。
“為什麼會選擇自己的所學專業呢?”張彥铎在與同學們交流時問到,廣播電視編導的魏浩然同學說,“我希望通過專業的學習提升自己的專業能力,為傳播社會正能量貢獻自己的力量”。漢語言文學專業的付裴駿同學說:“我非常喜歡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希望通過學習滋養豐富自己的靈魂,也渴望為傳統文化的傳承與發揚做貢獻”。張彥铎對他們的想法給予肯定。
“要更好地利用時間和各類學習資源,強化自主學習,廣泛涉獵、獲取專業知識或者自己感興趣的方向;要樹立自信,在自己的專業選擇與學習以及未來的職業選擇中葆有自信;要主動和專業課老師交流自己的專業學習及成長計劃,汲取方法與經驗”,在與同學們讨論大學生活與高中生活的區别時,張彥铎諄諄叮囑,“希望大家在大學生活中要嚴格自我要求、自我約束,積極追求探索自我發展”。
付裴駿說,在聽完校長的思政課并與校長交流後,我撥開了剛來大學時迷茫的迷霧,讓我對我的專業選擇更加的堅定,讓我對未來的發展更有動力。
廣播電視編導的周雪兒同學說:“校長的諄諄教誨啟發了作為大學‘新生’的我,讓我對自己的個人定位更加明确。大學期間,不忘選擇廣播電視編導專業的初心,更加合理的安排學習生活,學好專業課,提升專業本領,為自己、為家庭、為社會交上一份滿意的答卷,不負我的大學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