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傳學院 通訊員 郭明傑)9月23日,在中國新聞社建社70周年之際,習近平總書記專程向中國新聞社緻賀信。賀信中說:“70年來,中新社堅持愛國主義的報道方針,堅持為僑服務,為講好中國故事、傳播好中國聲音發揮了積極作用。希望中新社以建社70周年為新的起點,創新國際傳播話語體系,加快融合發展,提高國際傳播能力,增強報道親和力和實效性,積極聯系海外華文媒體,為展現可信、可愛、可敬的中國形象,促進海内外中華兒女大團結,推動中外文明交流、民心相通作出新的更大貢獻。”習近平總書記的賀信在3044澳门永利集团欢迎您師生中引起熱烈反響,大家認真學習賀信内容,紛紛表示要不斷提升自己的政治素養和專業能力,做新時代的發聲人,傳播時代最強音。
文傳學院副院長 管文娟:中新社作為中國的兩大通訊社之一,建社70年來在聯通中外、溝通世界方面做出了巨大貢獻。習近平總書記的賀信充分體現了對新聞傳播工作的高度重視和關心關懷,為國際傳播、新聞傳播教育指明了前進方向、注入了強大動力。作為高校新聞傳播專業的教師,一方面我要努力提升自己的政治素養和專業教育水平,另一方面要将馬克思主義新聞觀貫穿于新聞傳播教學,引導學生始終不忘新聞工作者的初心和使命,樹立堅定的理想信念,适應風雲變幻的傳播環境,掌握融媒傳播的創新技能,能夠以自信的态度、高昂的熱情、專業的水準講好中國故事、傳播好中國聲音。
文傳學院教師 畢翔:習近平總書記緻中國新聞社建社70周年的賀信明确了“創新國際傳播話語體系,加快融合發展,提高國際傳播能力,增強報道親和力和實效性”,高屋建瓴地對國際傳播發展提出了新目标、新要求、新方向。我作為新聞傳播專業的教師,将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堅定理想信念,把黨的新聞宣傳思想貫穿到教育教學、科學研究、社會服務、文化交流等工作中去,在理論研究和應用研究中,用心、用情地參與國際傳播話語體系的構建和發展,為“創新中國”“和合中國”“多彩中國”“樂活中國”的大國形象貢獻力量。
文傳學院教師 郭明傑:習近平總書記緻中國新聞社建社70周年的賀信,既肯定了中新社曾經取得的成績,同時也是一種激勵,更是對新聞工作者提出的新的要求:創新國際傳播話語體系,加快融合發展,提高國際傳播能力,增強新聞報道的親和力和實效性,展現可信、可愛、可敬的中國形象。當前,我們必須充分認識中國所面臨的複雜國際環境,積極推進媒體融合向縱深發展,打造新型主流媒體,提升媒體國際傳播力。作為新聞傳播專業的教師,必須要加強專業知識學習和政治理論學習,及時關注媒體融合的行業動态,學習新技術,革新教學理念,了解學生的特點和需求,積極思考在新文科背景下新聞采訪寫作課程如何進行教學改革,引導學生成長為黨的政策主張的傳播者、時代風雲的記錄者、社會進步的推動者、公平正義的守望者。
文傳學院廣播電視學專業學生 杜瑩瑩:從新中國成立的改天換地,到改革開放的翻天覆地,再到黨的十八大以來黨和國家事業取得曆史性的成就,中新社見證和記錄了黨和國家的奮鬥發展史,以最真實最生動的筆觸描繪了中國的崛起和發展,積極向世界傳播中國聲音,讓世界人民真正了解中國,推動中國走向世界。作為廣播電視學專業的學生,我将汲取優秀媒體的曆史經驗,并将其運用到新聞實踐之中,力争做一個優秀的新聞人。
文傳學院廣播電視編導專業學生 楊芳:習近平總書記在賀信中提到,中新社為講好中國故事、傳播好中國聲音發揮了積極作用。這番話激勵我們,作為一名廣編專業的學生以及未來的傳媒人,應當時刻牢記使命、堅持初心,為百姓辦實事,為國家添光彩,牢牢掌握正确的輿論導向,築牢理想信念之基,發揚中華文化精神,傳播優秀文化。要學好專業課,多加實踐,以過硬的專業本領采寫更多優秀報道。要讓偉大建黨精神深深植根于每個傳媒人的心裡,貫穿新聞采編、制作、傳播全過程。我們應該以夢為馬,不負韶華,譜寫大國篇章。
文傳學院廣播電視編導專業學生 李兆燦:中國新聞社在建社的70年裡,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向一代又一代海外僑胞發出“家書”,對外發表了一大批具有相當影響力的作品,在長期的新聞實踐中,中國新聞社探索出一套具有鮮明特色的叙事體系,形成了在新聞界獨樹一幟的“中新體”。70年來,中國新聞社在時代浪潮中從不缺位,在國家大事上從不失聲,見證曆史、記錄曆史并創造曆史。作為媒體行業的接班人,我們更應該伴随時代的腳步,将數字化網絡化發展至世界前列,促進海内外中華兒女大團結,增強新聞報道的親和力和時效性,講好中國故事,續寫新的輝煌。
文傳學院漢語言文學專業學生 陸欣怡:當今世界正經曆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新形勢下,如何更好地與世界溝通,展現可信、可愛、可敬的中國形象;如何通過“中國元素,國際表達”,讓世界更好地了解中國,這是我們對外傳播需要面對的重要課題。作為漢語言文學的學生,我們應該以中華文化為對外傳播話語體系,提升中國國際話語權,推動中華文化走出去,以文載道、以文傳聲、以文化人,向世界闡釋推介更多具有中國特色、體現中國精神、蘊藏中國智慧的優秀文化。
文傳學院新聞與傳播專碩 何靜:習近平總書記在賀信中對中新社堅持愛國主義的報道方針和在對外傳播發揮的作用上給予了充分肯定,為中新社接下來的發展指明了方向。習近平總書記對中新社的祝賀信讓新聞專業學子獲益匪淺。新時代的中國青年,生逢其時,重任在肩,施展才幹的舞台無比廣闊,實現夢想的前景無比光明。時代的責任賦予青年,作為這個時代新聞傳播專業學子,在傳播新聞過程中要注意更加充分、更加鮮明地展現中國故事及其背後的思想力量和精神力量,展示真實、立體、全面的中國,共同塑造可信、可愛、可敬的中國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