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書館 通訊員 張鑫)10月23日晚,由圖書館、文傳學院共同舉辦、為期一年的“相約《論語》,傳承經典”活動在學校新區16棟文淵學生工作坊拉開序幕,并通過抖音公衆号“文淵學生工作坊”全程進行網上直播。

邵琪、梅蘇婷同學在分享
文傳學院19級、20級的56名同學參加當晚的活動。活動中,邵琪、梅蘇婷、柳園琴三名同學從不同角度對《論語·學而》進行了解讀,表達了對中國文化的熱愛與思考。邵琪以同鄉林秀貞“感動中國”的事迹為例,講述了自己對于“孝悌”的理解,她深情地說,這是“仁”之本;梅蘇婷以播放動畫短視頻《一分鐘了解孔子》開始自己的分享,她将孔子的核心思想歸納為“仁”、“啟”、“慎”、“樂”四個字,并從《論語》中挑選“孝悌”、“信義”、“交往”三個方面抒發感想;柳園琴在注釋、譯文、評析三個層次上為大家介紹了《學而》篇第7-10節的内容。
解讀分享引起現場的熱烈響應,在接下來的“自由分享”環節,大家争先恐後地舉手發言。九名同學暢談自己閱讀《論語》的體會,并就“人文主義思想的内容”、“西方人文主義與‘仁’的區别”、“孝悌的内涵及其現代局限性”、“為什麼要學習《論語》”、“‘孝悌’與‘文學’哪個是做人的根本”等問題展開了辯論。

兩位同學在辯論
文傳學院輔導員楊紫秋對同學們的發言進行了點評總結,圖書館張鑫老師從閱讀心理學的角度講述了《論語》的娛樂、信息、益智、領悟等功能,分析了閱讀《論語》在促進學生與自我、與他人、與社會和諧共處的作用。
圖書館甯靜閱讀工作室與文傳學院文淵學生工作坊初步計劃将持續引導學生深度閱讀《論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