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學校,無論是教師還是管理者和服務人員,被稱作老師總是一件讓人愉悅的事,是對人格魅力和學識魅力的認可和尊崇。我們都是老師,而且是大學老師,應該感到榮幸與自豪!
何為老師?如何稱得起老師?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好老師對學生的教育和引導應該是充滿愛心和信任的,在嚴愛相濟的前提下曉之以理、動之以情,讓學生‘親其師’‘信其道’。好老師要用愛培育愛、激發愛、傳播愛,通過真情、真心、真誠拉近同學生的距離,滋潤學生的心田,使自己成為學生的好朋友和貼心人。好老師應該把自己的溫暖和情感傾注到每一個學生身上,用欣賞增強學生的信心,用信任樹立學生的自尊,讓每一個學生都健康成長,讓每一個學生都享受成功的喜悅。”
做能讓學生溫暖的老師。“捧着一顆心來,不帶半棵草去。”香港大學的三嫂,一個一生隻會5個字卻被香港大學授予“名譽院士”的宿舍服務員。三嫂數十年如一日,做飯、掃地和熱愛學生,她為生病的學生煲藥送粥,為因學習錯過晚飯的學生做宵夜,44年默默的奉獻,“以自己的生命影響學生的生命”, “三嫂就像我們的媽媽一樣”這是港大幾十屆學生共同的心聲。三嫂用母親溫暖的胸懷,鼓勵、安慰,幫助了一屆又一屆的學生度過了伴随着孤獨和成長之難的求學生涯。三嫂是一個有學生的老師!
做能讓學生欽佩的老師。“苔花如米小,也學牡丹開。”三人行,必有我師,無論你是否偉大,隻要綻放就有人欣賞。南京大學有愛有夢想的“掃地僧”讓南大學子紛紛曬起了“自己家的阿姨”,驚豔央視,成了網紅。為讓作為學生第二個“家”的校園看起來更溫馨漂亮,一位喜愛畫畫的保潔阿姨為學生們重拾畫筆,毛遂自薦承包了校園所有的闆報,“想給他們不一樣的感覺,希望他們能有個愉悅的心情”,這是一名保潔阿姨的肺腑之言。有夢想誰都了不起,有愛的夢想更了不起,學生們回饋以愛,将所有的美麗畫面做成了明信片,镌刻成永恒。保潔阿姨是一個有學生的老師!
做能讓學生改變的老師。“窮則變,變則通,通則久”,電影《嗝嗝老師》再一次生動地诠釋了什麼叫“愛是一切化腐朽為神奇的力量源泉”,以愛為基礎,改變心态、改變思維方式、改變教學方式、改變溝通方法,全校最差的班級也能成為教育的奇迹。當所有學生都來看望歡送到了退休年齡的“嗝嗝老師”時,應該是每位老師最大的幸福。“嗝嗝老師”是一個有學生的老師!
做能讓學生依戀的老師。“随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陪伴是最長情的告白,走近學生身邊,走進學生内心,了解他們,關心他們,信任他們,幫助他們。做好課堂上的陪伴,任何時候,課比天大,要敬畏、珍惜、熱愛講台,做有品格、品行、品位的“大先生”,做“四有”好教師,教學生做人、做事、做學問;做好課堂下的陪伴,做學生的人生導師、知心朋友,要會管理、勤服務、懂引路、塑心靈、育良才。在年初舉行的“榜樣的力量”——2018“襄陽楷模”緻敬禮活動上,我校“格桑花”支教團隊的事迹讓億萬觀衆熱淚盈眶,西藏學生對我校支教“小老師”們的眷戀,支教隊員們初為人師的一片赤子之心感天動地,這是我們教育出來的學生,榮譽與掌聲屬于他們,同樣屬于驕傲的我們。不忘初心,方得始終!“格桑花”支教團隊是一群有學生的老師!
做能讓學生騰飛的老師。“半畝方塘長流水,嘔心瀝血育新苗”,去年農曆臘月21,學校北區1号教學樓裡熱火朝天的景象與放假後甯靜的校園形成了強烈的對比,物電學院的胡安正教授與廖繼紅博士放棄休假正在悉心指導留校備戰國賽的80多名學生,“梅花香自苦寒來 寶劍鋒從磨砺出”,去年我校榮獲第八屆全國大學生機械設計創新大賽一等獎的喜悅,榮獲第十二屆全國大學生結構設計競賽一等獎的感慨,從零起步到國賽獲獎的榮耀,我們可以看到學生手捧獎杯時自信中閃着淚花的雙眸,那是夢想的光芒,好老師能為學生插上騰飛的翅膀。湖文盡是有學生的老師!
著名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說“沒有愛就沒有教育。”隻有給學生最真摯的愛,學生才會對你有親近感、期望感、信任感,才會對我們打開心靈的大門。當學生畢業後,最記得你的是那些曾經被你用真摯的心對待過,雖談不上滴水之恩,但很可能是你當年的一句不經意的話語,一個不經意的動作,打動了這些學生,使他們永遠記住你。
“一花獨放不是春,百花齊放春滿園”,整個學校都是一個育人的大課堂,學校的全部環境、全部環節、全部教職工都對學生的成長成才和全面發展産生重要影響。每一位教職工都是播種者、創造者和引領者,每一位教職工都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體,每一位教職工都為學校的發展、為學生的成長付出了心血與辛勞,每一位教職工都當之無愧被稱作老師。全體教職工都要強化育人意識,切實履行職責。教師要教書育人,向學生傳授科學知識,真正做到“傳道、授業、解惑”;機關工作人員和後勤服務人員要切實轉變工作作風,提高辦事效率,增強服務意識,提高服務質量,切實解決學生的困難和問題,給學生提供優良的學習、生活環境。全校上下都要切實做到“愛我學生,知我學生,幫我學生,育我學生”,積極營造“人人是教師,處處是課堂”的良好育人環境。當下,我們可以做得更好,“父母之愛子則為之計深遠”,老師心父母心,我們要把學生當作自己的孩子,從德智體美勞方方面面去影響去教育,培養母校情懷、家國情懷,做一個當下有學生熱愛、未來更有學生想起的老師。
“百舸争流,奮楫者先;千帆竟發,勇進者勝”,人生的奮鬥終将偉大,2019,讓我們争做有學生的老師!2019,祝願每一位教職工都有自己的學生,越多越好!
(本文作者系學工處處長周建修 團委副書記龔麗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