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春,在新冠疫情的影響下,文傳學院按照學校部署開展在線教學。學院緊密部署,堅持線上線下教學同标準同要求;多措并舉,師生共同努力迅速适應教學方式轉變;強化監控,确保在線教學質量不降低,人才培養效果不打折。
文傳學院在線教學混剪視頻
一、文傳學院在線教學工作亮點
1、科學謀劃,統籌安排,把準課程準入關。
為保障在線教學順利開展,文傳學院在2月初成立了在線教學工作小組,制定了《文傳學院疫情防控期教學工作實施方案》,對在線教學各個環節作出了明确要求與規範

2、每日跟蹤在線教學進展
文傳學院2月17日成立了線上教學反饋群,每日任課教師及時反饋線上教學情況,對學生預習、作業完成、集中輔導和教學安排等情況進行總結。

3、落實線上聽課看課制度
院領導、教學督導、專業負責人随機線上聽課,及時反饋聽課信息,監督和引導教師保證線上教學質量,為課程質量保駕護航。線上聽課看課累計112門次,覆蓋了所有專業和年級的線上教學課程。

4、線上教學交流和主題教研活動分享教學經驗
組織教師們利用線上教學反饋群及視頻會議等方式,分享上課心得,交流學生信息。并通過定期召開主題教研活動,分享線上教學經驗。常态化交流促進了線上教學動态改革,不斷改進線上教學效果,學生滿意率得到提升。

5、行業專家參與,校媒協同育人
文傳學院邀請了來自行業媒體的10位專家參與共同指導學生畢業設計,學生的指導教師由校外專家和校内專職教師共同組成。媒體專家從學生選題到最後答辯全程參與指導,以行業的标準評價學生作品,讓學生更好地與行業對接,更加契合人才培養目标。

6、線上線下有序推進人才培養方案修訂工作
為保證人才培養方案修訂質量,2019年12月成立了由院領導、專業負責人、骨幹教師組成的人才培養方案修訂工作專班。疫情防控期間利用線上交流渠道定期溝通,疫情穩定之後召開兩次線下專題會議進行審核修改。目前人才培養方案修訂工作已基本完成,将應用于2020級新生的人才培養工作中。

二、舉辦在線教學經驗交流會


三、在線教學中的典型個人和團隊
1.郭明傑:疫情面前,教師也可以是無畏困難的戰士
2020年對郭明傑老師來說是特殊的一年,疫情來襲,家裡孩子正值高三關鍵沖刺期,在此特殊時期,郭明傑老師仍然主動承擔了2門課程、165名學生的在線教學任務,并擔任了丹江路社區臨時黨支部書記,協助社區開展疫情防控工作。教學任務、社區防控,還要解決孩子的一日三餐,面對逐漸增大的壓力,郭明傑老師迎難而上,不畏艱辛,順利完成了多個角色所承擔的重任。

2. 尚炜:線上教學方式多,師生共講一堂課
在線教學過程中,尚炜老師主動調整教學方式,積極探讨“線上為經,線下為緯”的混合式教學模式,充分利用“中國慕課平台”自建獨立SPOC課程《中國民間文學》進行課程教學,運用學生彙報、教師精講、師生讨論等多種方式相結合的教學方法,達到了較好的課程效果。

3.張治國:豐富教學手段,提升學生課堂熱情
張治國老師疫情期間承擔了漢語言1811班、1812班和輔修雙學位學生《當代文學》的教學任務。面對全新的在線教學形式,張治國老師積極迎接挑戰,通過主動學習,迅速掌握了異步SPOC和獨立SPOC課程的建設流程和技術操作要領,并利用中國大學慕課平台教學資源建成異步SPOC課程,采用線上線下混合,以線上為主的方式組織教學,利用系統中的“慕課堂”平台,實現了對不同班級學生的精準化、精細化管理。

4. 語言學教學團隊:利用專業知識抗擊疫情
文傳學院語言學教學團隊在疫情期間不僅積極投身到本科生、留學生的在線教學中,在保證教學質量的同時,劉群院長和馬婷婷老師還主動參與了《抗擊疫情湖北方言通》的制作,幫助援襄醫護人員解決方言溝通問題,将專業知識運用到了抗擊疫情中。

5.影像創新工作室:傳媒師生戰“疫”在行動
面對疫情的挑戰,文傳學院影像創新工作室的師生,積極發揮傳媒專業優勢,在白麗娜、李群老師的指導下,積極創作以抗擊疫情為主題的平面作品、短視頻和廣播,肩負起當代大學生的責任與擔當,為抗疫宣傳貢獻了自己的力量。

|
襄陽,願你一切安好!
|
《抗疫必勝》之一
|
《抗疫必勝》之二 |